做医学育人路上的铺路石 ——记我校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

发布者:dsxxadmin发布时间:2021-03-16浏览次数:1105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为能帮助医学新生们踏实地走好从医之路的第一步,解剖学系的教师们一直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努力着,为同学们打下坚实的医学专业基础。2019年,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教工党支部被教育部思政司遴选为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授学生以鱼,更授学生以渔

2018年刚退休的丁炯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探索着解剖学的教改之路,不断改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提出并实践了颇具特色的“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组长/主刀负责制的实验教学”,解剖学的实验课上多了许多组织有序的“解剖团队”。

他还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师一起建设“人体解剖学网络自主学习与考试平台”,全面实施人体解剖学的过程性考核,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

解剖学与临床密不可分,学系与南医大一附院外总教研室联合进行了“局部解剖学”、“临床应用解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教学改革。老师们常利用周末与节假日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融合教学、手术培训;同时,还在留学生解剖教学、护理解剖学、人体结构学、断层解剖学等多方面进行系列教学44改革。近年来,学科教师主持省级、厅级、校级教改和社科课题近20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并指导本科生开展暑期科研实践,积极指导大学生申请、开展并完成各类科研创新项目,并指导本科生发表多篇论文,其中靳建亮老师指导顾鑫同学以第一作者在2016年Cell Death & Disease发表论文1篇,影响因子为5.965。学系教师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级2项、校级多项。

穿梭于生与死的世界之间

在他们中,还有这样一群人,穿梭于生与死的世界之间,接收一具具冰冷的遗体,致敬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他们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任务,更承载着生命的崇高。他们,便是南医大的解剖实验员。

从1996年南京医科大学遗体接受站成立以来,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在承担辅助解剖学实验教学的同时,主动挑起了接受“大体老师”(志愿者去世后捐献的遗体)这一重任。数十年如一日地从事接受遗体工作,全年无休、每天24小时待命,无论白天黑夜,无论风雪雨露,无论佳节假日,随喊随到。

实验室所有历任的实验员们都坚持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用标本。他们坚持本心,乐于奉献,把标本制作作为一项及其重要的本职工作来完成,他们精心制作的教学标本达到国内最佳水平,同时也为学校节省了每年不下数十万元的购置标本所需的教学经费。

感恩志友、德育先行

老师们说:“遗体捐献者曾鲜活地存在于这个世界,在他们的生命离开时,我们有责任告诉所有学生——志友们的信仰、心愿和爱仍然在延续。很多志友在签字捐献的时候,都曾质朴地说:希望对你们有用。而我们,正是在完成他们的嘱托。”

“解剖学最好的老师不是我们,而是我们的每一位无言良师。”老师们是这样告诉同学们:“正是他们的‘大爱、大舍’,才使得我们医学生能开展解剖学的学习,才能走上从医的第一步。”

 “育人为本、德育先行”,所以,人体解剖学系教工党支部、学系、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始终围绕“感恩志友、传承大爱”为主题”,开展系列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医学伦理教育活动,及感恩志友、奉献社会的主题活动等。在江宁校区善志楼(解剖楼)创建了医学伦理教育馆,在一楼局部解剖学实验室的长廊,制作了感恩“志友”的宣传橱窗。这种教育是无声的,更是神圣的,不需要说教,却很自然地会在同学们默默感动中记住了“大舍大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

每学期解剖学的第一节课,老师们都会组织学生包括留学生参观“志友”橱窗及医学伦理教育馆。在首次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组织同学一起向“大体老师”默哀致敬。在解剖操作中,学生们自然就把这种“感恩”转化为对解剖标本的珍惜,对解剖操作的重视。在解剖结束后留下的学习感言中,同学们都表达了深切的“感恩”之情。 目前,医学伦理教育馆不仅是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的基地,也成为学校对外宣传志友大爱精神的一个重要窗口,迄46今共接待校内外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参观逾3万人次。“感恩志友、服务志友、奉献社会”。学系老师们也尽所能为他们服务:每年组织学生研究生走进捐献者家庭,开展慰问与服务工作;党员教师与研究生、本科生等还经常积极组织社会服务活动,

将无疆大爱播洒到社会各个角落。到广场及公交地铁站台举办以“感恩‘志友’、传递大爱、捐献遗体、接力生命”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通过展板、横幅、传单配合讲解宣传“志友”的大舍、大爱精神。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近些年人体解剖学党支部荣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级奖励3项、校院级奖励10余项。 学系还自主研发建立了遗体捐献志愿者之友(以下简称“志友”)的网上纪念平台——厚德园。为志友家属建立一可寄托哀思的网上纪念平台;同时也将它建成对学校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学习志友“大爱”精神的重要教育平台。至今,“厚德园”有网上纪念堂507个,总访问量达277560次。